【解说】位于湘南深山的湖南省郴州市苏仙区,聚居着不少瑶族同胞,由于交通不便,以往他们自产的农特产想要卖到大山外面并不容易。为了解决瑶族同胞农产品上行难题,帮助深山村民脱贫致富,2017年,当地在15个山村试点建立了“线上+线下”电商扶贫小店,如今,这些村子的居民收入实现了大幅增长。
日前,记者在苏仙区两江口瑶族村的电商扶贫小店看到,仅30平方米的实体展示店内,摆满了小溪豆腐、竹筒酒、蜂蜜、干笋等土特产。作为连接贫困户农产品与市场的纽带,前来观光的游客可在这里“线下”购买,其他有需求的民众可通过互联网商城“线上”购买。
在村民李春家,正在砍竹子酿造竹筒酒的他忙得不亦乐乎。他说,自从电商扶贫小店开进村里后,他的竹筒酒变得供不应求,有购买需求的客户几乎都要提前预定。
【同期】湖南郴州苏仙区飞天山镇 两江口瑶族村 村民 李春
我们目前就是通过“线上”跟“线下”的形式在销售,去年(2017年)的话,(销售额)大概就是7万多元(人民币)的样子。
【解说】记者了解到,在“线上”销售环节,当地政府引导和帮助村民在阿里、京东、苏宁、天猫、1号店等第三方电商平台开设网店销售农产品,重点打响东江清水鱼、栖凤渡鱼粉、高山菊等农业品牌,把贫困地区农特产品带出深闺、推向市场。“线下”则积极对接大型商场超市,设立“精准扶贫农产品销售专柜”,打造上联生产、下联消费者的扶贫产品供应链。
【同期】湖南郴州某超市店长 吴佳华
我们生鲜超市对接苏仙区的农副产品主要有,第一个栖凤渡鱼粉、高山菊、苦笋、土鸡、土鸭,那么一年在我们生鲜超市的销售(额)将近80万(元人民币)。
【解说】为进一步拓宽农产品“线上”销售渠道,苏仙区还联合当地的农业电子商务公司不断加大农产品商城微信平台和助农电商平台推广,免费为贫困户、扶贫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产品进行推广和销售。目前,该农业电子商务公司已与当地91家专业合作社签订了合作协议,结对帮扶60多户贫困户,每天“线上”销售农产品3000多单。
苏仙区商务局局长熊波表示,通过“线上”与“线下”深度融合,2018年1月至4月,该区实现农产品销售额2100余万元人民币,受益贫困户6700多户。接下来,当地将继续优化和做大“线上+线下”电商服务平台,不断扩大平台的覆盖区域。
【同期】湖南郴州苏仙区商务局 局长 熊波
就是争取在我们苏仙区,形成一到两个拳头的电商产品,让我们的农产品除了“线上”打品牌之外,“线下”能够更多地进商(场)超(市)、进社区,总的目标就是争取到2020年能够,我们苏仙区的电商农产品上行的(销售额),能够达到6亿(元人民币)。